新闻资讯
咨询热线
400-023-4588电话:400-023-4588
传真:+86-123-4567
邮箱:admin@youweb.com
财务与财务管理范例6篇任你博
任你博从两者发生发展的历史来看,财务治理的发展则伴随着制度经济学、产权经济学、企业管理等理论。财务治理产生的原始动机是对资源有效配置进行优化处理,防止由于公司信息的不对称产生的相关失误。财务管理起源较早,在企业成立初期就有相关的财务管理思想。早期的财务管理是应用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后,它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并演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总的来看,公司财务管理是和企业理论紧密相关的。
从公司的制度结构出发,可以把财务治理看作是一种制度下的安排,并通过一系列的实际操作予以实施,这些操作包含了资金的筹集制度、投资制度和分配制度等等。财务治理是为了均衡利益各方的要求,但财务管理却是为了实现财富的最大化。同时,两者的目标差异还表现在发展驱动力上,企业管理论的发展是影响财务治理的主要因素,而科学技术和管理方式则是影响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驱动力。
作为财务体系内的两种财务工作方式,两者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公司财务治理是从宏观上对制度进行调整,均衡利益权责,而财务管理则是在微观上处理企业经济信息,完善企业财务制度,保障企业其他部门的正常运营。两者虽然在职能划分上和最终目标上并不统一,但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两者的相互补充才能使企业财务流动得以顺畅,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当今市场的发展需求。
构建完善的财务权利分配机构是为了明确公司财务权利并将财务权利精确化,最终目的是最大程度的发挥公司财务作用,使企业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更好的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为企业取得高效率的财务控制效果。
建立完善的监督激励机制可以更有效的实现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工作,赏罚分明是体现企业管理信用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促进企业积极性的良好途径。外部的监督机制可以及时地发现财务工作中的漏洞甚至是严重失误,可能挽回巨大的损失;而人性化的激励机制则是合理实现管理目的的有效手段,完善的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相结合为企业的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对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公司需要建立信息互换平台,以达到避免信息的不对称和信息失真的情况。现今的公司管理模式中,由于绝对权力和线性的机构设置,使得信息传达出现失真的现象非常普遍,而信息失真产生的连带效应是无法预估的,甚至对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为了避免由于信息失真和不对称引起的财务上的损害,就要建立能为企业实现通畅沟通的信息平台,使得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顺利进行。
在部门设置上,企业财务是企业运营的节点,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开展密不可分。同时,在时间跨度上,财务工作具有战略性的中长期特点,实现企业财务治理和财务管理的对接就要使财务部门这种特征充分的发挥出来。
(1)会计科目设置的特征。ERP系统有其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的特征,这就要求应用ERP系统的企业必须要有统一的数据标准,通常是一个企业集团或是总部统一确定会计科目,而且所有使用同一ERP系统的企业必须无条件使用,绝不允许自主修改,否则无法在统一的系统中进行信息共享,期末进行报表合并时,如果不同的企事业使用不同的会计科目,则无法进行正确的报表合并。ERP系统的设置方案只要确定并实施就不能修改,如要修改就得重新开始建立账套,ERP的这种模式有利于进行信息集成控制。(2)数据采集方面的特征。要想发挥ERP系统的优势,企业应该实现财务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工作,一体化的管理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减少经营数据的重复录入,降低数据错误的机率,提高工作效率。ERP系统与传统方式的会计处理更大的不同是,经营数据采集的范围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部门,采集并处理几乎所有的企业经营数据,不公给财务管理部门提供了管理数据,也给相关的业务管理部门提供了大量的经营信息,不仅为精细化财务管理奠定基础,也让精细化的业务管理成为可能。(3)会计数据录入方式特征。在ERP不同的系统中,企业的业务部门在将销售和采购入库等工作完成的同时,财务系统能够按照预先设置,自动生成相应的会计凭证,财务人员则可以直接加以审核,若出现错误则通知相关业务人员加以及时修正。ERP财务系统能够及时的汇总及查询分公司或子公司的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极大地节省了生成会计凭证的时间;增强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减少或避免了舞弊行为的发生;缩短了生成财务会计报表的时间,分析报告形式和内部报表形式变得更为多样化。
(1)提供整体解决方案。ERP系统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可以对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企业运营信息进行全面管理,形成了将考核、计划、预测、控制和决策于一体的集成管理模式,在企业经营过程中,ERP系统建立了一个完整运营管理体系来保证企业经营的有序进行,并对经营中的各种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推动企业管理层次的提升。(2)ERP提高人员素质任你博。企业应用ERP系统进行财务管理,对企业的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有了很大的提高,以往的只懂财务核算,而对信息技术一窍不通的状态肯定不能适应ERP系统工作要求。ERP系统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会计人员的角色也从原来简单的财务核算增加了为企业进行管理咨询职能,财务人员的地位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1)预算管理。ERP系统在预算、分析、控制及计划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重点强调全过程控制,包括事前预算、过程控制和事后分析,可见利用系统进行预算编制是基础,可以对销售、生产、采购、管理费用等进行全面预算编制管理。ERP系统通过对供应链的全面管理实现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全面管理从销售开始,经过采购、生产、销售等一系列的预算管理,确保企业的运营在预期的目标中有效经营。(2)会计核算。会计核算主要是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分析、记录、反映及核算,ERP系统的会计核算包括总账、工资、应付应收、固定资产等模块等,其中总账是核算的核心。不同的业务模块分别对不同类业务活动进行管理,同时可以在不同的业务模块中生成凭证并传递到总账模块,进行集中的财务核算。(3)成本管理。ERP系统的管理功能涉及企业全部的运营过程管理,是一个网络环境下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ERP系统可以对涉及成本的全部信息进行收集,同时进行与预算对比的监控管理,利用各种成本分析方案和备选方案,对各项业务活动实施优化。在每一个功能模块中都可以对该模块的运营成本进行分析,选择适合企业战略发展方向的方案进行调整,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ERP系统在我国有取代传统的财务软件的趋势,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企业中的应用效果也在渐渐显现,但还没有完全发挥ERP软件应有的全部功效,与国外管理先进的企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在ERP系统与企业业务流程的有机融合、对经营活动进行全面监督控制和实现企业长远战略目标等方面,是我们应该加强的,ERP系统是先进管理经验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对企业的核心能力打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村财务审计是农村财务管理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其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影响很大,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有利于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进行。本文先分析了农村财务审计具有的重要意义,然后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质量的好坏严重影响农村财务管理的水平,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极不乐观,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对其也有较大影响。因此研究农村财务审计的意义,并探究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措施十分重要。
目前我国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借助工作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十分严重。这种现象造成了农村财务管理出现大量的无头账目,此外一些公职人员还会借助工作的权利侵占农村公有财产等,这些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审计能够避免农村财务管理中的这些不良现象,此外,完善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财务管理中财务审计的推行与加强能够定期审核农村财务状况,此外将农村财务审计的结果向农村居民公开还有利于农村居民对农村财务管理的监督,从而使得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且公正,进而大大减少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的现象,保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与农村居民之间的良好关系。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工作素养。财务审计工作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相关财务管理制度及会计审计制度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记账和报账工作,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地开展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
财务审计工作能够让财务管理部门随时了解农村的财务状况,从而帮助农村相关部门更好地对农村的共有财产进行科学合理地分配与使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使得农村的各项财产情况都公开清晰地展现在群众面前。相关部门进行共有财产使用与分配时有据可依,群众也会更好地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农村财务的分配工作,从而促进农村公有财产高效、合理地使用。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特别强的工作,需要专业人才来开展,并且对于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有一定的要求,需要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队伍来完成。所以农村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大农村财务审计队伍的建设力度任你博,提高其综合实力。要经常开展培训,增进沟通交流的机会,为以后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要提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受重视程度,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积极推进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让农业相关部门充分认识到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积极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环境并提升其财务管理水平。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推行不仅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工作素养及工作能力,还要求财务管理人员严格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开展财务审计工作,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需要充分树立财务审计的权威性并制定严格的农村财务审计纪律,以使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严肃对待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素养的提升。
审计工作同样要因地制宜,必须充分了解当地情况再开展审计工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内容需要根据农村建设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全面构建农村财务审计的工作范围,以对农村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科学的审计,从而帮助农村财务管理部门准确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此外农村的财务审计内容需要根据农村经济的发展不断拓展,逐步加大农村财务审计的力度。开展农村审计工作要有一定的针对性,适当加大审计力度很有必要,审计范围的扩大也要结合实际情况,不能盲目拓展。
财务审计工作十分重要,不能小视,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农村的财务审计工作能够帮助农村相关部门随时掌握农村的财务状况,增加农村财务的透明度,这对于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的开展十分有利。因此农村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财务审计的结果与特点,将财务审计与财务监督相结合,既促进了财务管理部门公正的进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又巩固了财务审计的成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主要要求农村财务要与财务账目记录相吻合,财务的收支状况符合农村财务支出的规定,农村的债务及债权需要确切落实。因此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需要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及农村财务管理规定执行,明确按照农村财务审计的重点要求进行财务的审计工作,把握审计的每个环节,以提高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准确性。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大局,要想进一步做好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单靠以上的对策还远远不够,希望广大农业工作者可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乃至农业发展提供助力。
作者:王书峰 孟曙光 单位:大安市大赉乡三资服务中心 大安市农村经济管理总站
财务会计是通过一系列会计程序对企业过去的资金运动进行核算与监督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并且对外提供一些决策有用的信息,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能健康有序发展。
财务管理是以股东权益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来组织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处理企业的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通过对财务会计提供的有效信息的深入分析和对市场经济现状分析,把企业的一切物质条件、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都合理的加以有效的控制和管理,从而达到企业效益不断提高、企业利润不断增加的最终目的。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个是具有相互补充作用的。财务会计主要是根据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的资金运营状况来完善企业四大报表的内容。通过这几大报表可以对企业过去一年的经营业绩给予肯定或者对在过去这一年的经营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的反映。而财务管理是通过分析财会提供的信息做出最合适企业当前财务状况的资金管理决策,也可以根据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的各种状况加以预测,做出合理的预算。财务会计需要时刻了解财务管理的决策变动,同时也要对企业财务管理的状况进行了解,同时,财务管理在进行各项工作的时候也需要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作为支持和基础。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两者只有相互补充,相互协调才能使企业利益达到最大化。
两者都是以资金运动为工作的中心。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都是会计的一个分支,会计是以资金活动为工作中心,理所当然,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也都是以资金在经营活动中的运动为工作中心了。在企业的经营中它们都需要对资金运动进行计量、计价以及评价。而在资金的管理活动中它们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之所以这样企业才会不只有财务会计或不只有财务管理。在这管理过程中,财务会计主要关注资金运动的量,资金流出多少,资金收入多少和资金剩余又是多少,主要的就是关注资金不要漏记、少记等问题。而财务管理就不一样了,财务管理则是主要关注资金运动后的成效,简言之就是更注重资金运动的质,它主要关注资金用到这方面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多少,要产生更好的效益该怎样利用这有效的资金,在资金占用的过程中,会有多少资金时间价值,即是有多少成本,从而做出对企业更有利的资金管理决策。比如财务管理会分析出企业的一笔资金是存在银行给企业带来的利益大还是企业用于投资带来的效益大。
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的最终目的一样。不管财务会计是更关注企业资金的量,还是财务更关注企业资金的质,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工作内容都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息息相关,也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壮大企业,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的这一最终目的。
二者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财务会计是在需要等价交换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事物进行估价、计量从而产生的,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快的,财务会计也从只对事物进行计量和计价转为了对企业的资金运动进行监督,核算和管理。而在会计管理企业的过程中,管理者们渐渐的知道,要搞好经济,更有效的管理好企业就不能只有财务会计的量,还需要注重企业的资金活动的质,也需要有更好的知识储备使得更好的利用企业有限的资金创造出最大的价值。
二者的侧重时间点不同。财务会计是以历史成本原则计量,主要是对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计量、核算。而财务管理则是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对企业未来的资金数量进行全面的预测,根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做出最合理的投资、筹资决策。
在现代这个经济社会中,人们越来越发现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了。所以,要想管理好企业,达到企业股东利益最大化和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要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在工作中相互融合作用,各自发挥优势,相互吸收对方的信息,从而做出有利于各自发展的有利决策。
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与人类的矛盾日益尖锐,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绿色经济等先进的发展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企业核心管理之一的财务管理更要与时俱进,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财务管理理论中,因此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所谓绿色财务,系指将自然环境资源、环保与财务活动联系起来加以研究,是财务学的一个新生分支学科。绿色财务对象是指企业与环境有关的经济行为,包括直接环境行为和间接环境行为。直接环境行为是指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且能够用货币准确计量的经济行为,如企业治理“三废”支出,绿化费用支出,用替代资源取代稀缺资源生产的节约等,这些行为直接影响到企业当期及以后各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间接经济行为是指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但不能用货币准确计量的经济行为,如企业的环境目标和政策,对员工的环境意识教育,企业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标准对社会造成的危害等。
所谓绿色财务管理是将资源的有限性(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自然资源),社会的效益性(有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任你博,环境的保护性(使环境不受破坏,保持生态环境平衡)以及企业的盈利性综合考虑的一种财务管理,其目的是在保持和改善生态资源环境的情况下,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以及企业与社会的协调和发展。绿色财务管理的发生基础是绿色管理,而绿色管理思想主要是解决企业与社会的生态环境问题。它是从资金运动的角度考虑企业的目标与社会效益及生态环境问题的一种财务管理。
第一,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开始考虑如何避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企业要想获得市场,取得社会的支持只有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来分析产品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使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因此,应用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使企业产品“绿”化,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这是一种兼顾眼前与长远利益的有效措施。
第二,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可使企业获得政府方面支持的优势。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于变革传统的经济模式,而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能使变革后的经济模式获得政府的支持。在现如今的法律环境下,任何一种活动要想持续下去,除了要得到社会的理解外,还要获得政府的承认。企业作为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既是资源的利用者,又是污染的制造者,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企业只有在获得政府的鼓励和支持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措施,才能使其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而又不破坏生态平衡。绿色财务管理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正确方法。
第三,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与企业的长远利益相统一的。当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人口资源和环境等方面都面临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都要求企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需要根据绿色财务管理理论的目标制定出长远的绿色目标,统筹兼顾企业自身眼前利益与未来长远利益,也就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既要考虑企业、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还要结合环境资源和社会效益等问题,制定长远目标,寻求实现的途径和所要采取的措施。企业的根本目的是盈利,绿色战略目标的前提也是企业盈利。这里的盈利是广义的盈利,不单指短期的利润,而是指对所有企业都有利的盈利。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毕竟是以企业为主体的财务管理,因此,在考虑企业盈利性的前提下,考虑企业的环境资源问题。倘若财务管理方案中利润较小但对环境有利,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形象,从而在长久竞争中获胜,也是值得考虑的方案。
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使国际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大大地前进了一步。《我们共同的未来》中第一次对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全面详细的阐述,并把可持续发展明确定义为:“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在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中,单纯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没有考虑环境资源限制的条件(或仅考虑排污费、绿化费等简单因素)。在环境问题日益威胁人类生存、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的今天,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所以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迫切需要注入新鲜血液,于是绿色财务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中就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绿色财务管理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在保护环境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合理组织资金运动和协调企业与有关方面的财务关系,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要求企业的资金管理活动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且还必须遵循生态环境规律,自觉协调企业资金运动与环境的发展关系,使企业、社会资源、生态诸方面协调发展,实现“多赢”。
把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入财务管理中来,形成绿色财务管理观念,其实质就是要求企业管理者当局及企业全体员工,树立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思想,兼顾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包括国家、投资者、债权人、关联单位、顾客的利益,折中各方的责权利关系,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以追求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和企业总价值的不断增值。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作为一种较新的概念,其理论与实务必定有一个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所以现阶段在实施绿色财务管理过程中必然会面临一系列问题,具体如下:
第一,市场经济中的价值规律对有关社会生态平衡、环境保护几乎失效。因为市场经济是强调行为自立和利益主体的,而生态环境资源很难进行产权界定,这就使得社会生态环境的社会性同企业生产效益的个体性之间存在矛盾。
第二,环境效益很难计量。环境因素和自然资源很难进行产权界定,与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不具相关可比性,使得绿色会计与绿色财务管理成为难题。若想把环境效益的计量方式转换,统一量纲到衡量经济效益的货币计量方式上,目前看来很难实现,也很繁琐。
第三,增加了企业的成本。企业实施绿色财务管理势必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而相应的环境效益却难以弥补相应成本,所以环境成本就转嫁给消费者,从而削弱了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由于科学技术落后,其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本来就处于劣势,倘若再实行环境保护政策进行绿色财务管理,把环境因素考虑进生产成本,将更不利于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进而影响到发展中国家产品的出口。
第四,社会支持不够。如今主要是政府部门使用环境资料信息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以改善环境,而只靠法律力量并不能形成推动企业公布环境信息的强大动力,只有广泛的公众压力才能迫使企业公布其环境资料信息。
绿色财务管理理论是适应全人类资源环境保护潮流的理论,是对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的一种挑战和发展。为使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能尽快应用于企业实际经济活动中,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
第一,企业在制定经营目标时,要兼顾到资源环境和生态平衡的问题。现今市场,由于绿色消费的兴起,使消费者的消费观念朝着绿色商品迈进,并且日渐激烈,这要求企业必须将资源环境问题纳入议事日程,以绿色财务管理理论为指导,尽量开展绿色经营,全面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大力提高员工素质。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应充分认识社会生态资源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对全人类的重要影响,增强资源环境意识,加快从传统财务管理理论向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转变的步伐,以全新的姿态从事财务管理工作。
第四,绿色财务管理理论要求实行绿色会计。绿色会计,是指以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环境资源耗费应如何补偿为中心而展开的会计,主要以价值形式对环境及其变化进行确认、计量、披露、分析以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便为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一种会计理论和方法。首先,应该新增一些会计科目,使绿色财务管理在应用时对一些要素有案可稽。其次,会计报表以及会计报表分析应该设置一些指标用以考察企业对于资源保护、环境改善等方面所作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使企业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和改进工作。
[1]王建明等。绿色财务管理探讨[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3,(08)。
[2]张梅琳。绿色财务管理初探[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02)。
[4]谢德仁。企业绿色经营系统与环境会计[j].会计研究,2002,(01)任你博。
[5]姜太平。绿色管理—企业管理发展的新趋势[j].决策借鉴任你博,2000,(02)。
财务诊断是指针对企业的财务经营状况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找出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指导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的过程。按诊断的主体分类,可以分为内部诊断和外部诊断。内部诊断又成为自我诊断,就是企业自己对自身的财务活动进行诊断。自我诊断,由于了解情况,业务熟悉,能较快地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并且,还有利于保守企业的秘密。
1.财务状况综合诊断。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的综合诊断与分析,包括变现能力分析、资产管理效率分析、资本结构分析、获利能力分析及综合性财务指标分析等。
2.筹资管理诊断。对企业筹资的结构、效果、工作过程等的分析,包括筹资环境诊断、筹资原则及执行情况诊断、资本结构诊断等。
3.投资管理诊断。通过对企业投资方向和投资效果的分析,从财务角度对企业的投资项目做出评估。
4.营运资金管理诊断。通过对企业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诊断,增强企业抗拒财务风险的实力,提高企业的获利能力。
5.成本管理诊断。通过对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进一步完善成本管理工作,以达到降低成本和损耗,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包括成本管理制度诊断;执照成本管理诊断及期间费用管理诊断等。
1.依法筹集资金,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首先要正确地衡量资金需求量。筹集资金过少,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需要,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反之,筹集资金过多,则会形成资金的闲置浪费,增加财务费用,减少收益;其次要正确选择获取资金的渠道,注意确定合理筹资结构,节约成本。企业筹集资金有多种方式,如银行贷款、企业内部积累、发行股票和商业信用等。不同的资金来源和筹资方式,它们的资金成本、偿还期限、担保要求和可能性不尽相同。因此在筹资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收益的影响,确定筹资途径与方式的最优组合策略,确定合理的筹资结构,谋求财务杠杆利益,减少并分散财务风险,以尽可能降低资金成本,及时获得所需要的资金,发挥资金使用效果。还可以通过实行各项经济改革活动,强化资金筹集。对那些经营管理较佳,经济效益较好,具有发展前途的作业队与公司,可试行股份制,大力提倡本企业职工、其他单位和个人入股,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以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实力,保证企业正常经营,同时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2.要管好用好资金,保证生产经营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的资金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条件,必须认真管好,使之经常完整无损。财务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价值形式,控制和监督经营管理实物的部门,认真管好财物资产,保证做到收发调拨有手续,增减变动有记录,每项财物有账目,数量质量很清楚。对于拥有的资金,我们应当合理、有效使用。要保证以尽可能少的资金的物质消耗,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用较少的钱办较多的事,要讲求经济效益。企业要对外单位占用本企业的资金实行有偿占用,从而减轻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果。
3.加强企业成本管理与控制。提高企业成本意识,使每个职工充分认识到降低成本的作用。其次,要实现全员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并大力推行责任成本制度,客观评价成本中的业绩,实行成本否决。掌握成本控制关键点,包括合理确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品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开展价值工程活动,把产品的设计、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拓展成本考核范围,健全成本考核体系。财务部门在考核产品制造成本的同时,还要考核产品质量成本和责任成本。在考核有形成本时,还要注意产品的无形成本。要强化成本考核力度,在企业内部划小核算单位,设立责任成本中心。财务部门充分利用财务信息的全面性、权威性,客观公正地评价成本中心绩效,实现成本否决制,使财务部门在全员和全过程的成本控制网络中发挥核心作用。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企业产品成本控制可以从多方面着手,但是最为重要的是要调动企业全部员工,构建全员成本控制项体系,因为影响企业生产成本的因素中,其他的因素都是客观可控的,只有人是主观较难掌控的。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因此必须构建全员成本控制体系。这个体系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将企业的成本费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落实,横向分解落实到企业内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管理控制,纵向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个人进行管理控制,形成一个纵横交错的企业成本费用管理网络,并对全员进行严格考核。力求提高企业员的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加强企业预算管理。企业进行预算管理是整个企业实现经济利润最大化的一项重要保障。要对市场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在对预算进行管理的时候,应当将企业的目标利润作为前提,对费用预算、销售预算、利润预算、现金收支、成本预算以及采购预算等做出较为全面的编制,进而使得企业的活动都可以在预算管理的范围之内进行正常运行。另外,编制完预算之后还应当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将预算分解为每月预算,并对每月的经济活动作出分析,寻找出经营活动中的薄弱环节,进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恰当处理。比如在年末的时候,企业应当对自身在一年内的预算实施状况作出合理的、精确的分析,并从中找寻出影响预算没能按照预期完成的原因,并对其进行认真总结,以便使得企业的预算管理水平以及编制水平能够有所提升。